又是一枚重磅催泪弹. 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科技伦理、家庭伦理两种命题的结合,还掺杂了对前沿科技的展望,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关于死亡的界定以及死亡本身,在脑死亡的状态下,被新技术所维系的生命状态还能被视为“活着”吗?脑死亡和心脏死亡,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抛出伦理问题和医学界定问题后,影片最终又走向了日本同类题材所擅长的催泪领域,由母爱进一步升华为对生命的和解,很多观众所不解的悬念或惊悚部分,个人认为并没有破坏整体基调和故事走向,反倒有助于呈现一个母亲对生命的执念和情感状态,也是导演堤幸彦所擅长的部分,孩子最后“托梦”的一幕更是看到泪崩,小演员的笑容已深深刻在了脑海里. 筱原凉子姐姐演得真好,很用力但不腻,去年她主演的两部戏都很喜欢,另一部是日版《魔鬼深夜秀》. 两部片子都很适合引进内地. 用颜色传达心理变化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魔鬼深夜秀》,不过当然是达不到那样高度的…不知为何明明构图与颜色都有经过特殊考量,却整体呈现出一种土气的质感,视觉上时而好看得不现实时而难看得太真实(可能还是因为耿乐家装修得太难看了). 电影由丈夫的死亡赔偿金和不朽的琥珀去尝试思考与探讨生命的价值,切入点是很好的,但整个故事本身其实不大有力度,看完很容易使观众觉得不痛不痒(最后一幕女主落泪还有点矫情). 近来的国产电影也越来越多地将城市本身纳入叙事,重庆作为一个有故事的魔幻都市其城市的分层暗合了影片主旨中生命的贵贱,中国出现了一批真正的城市电影(而且描述对象终于不再是北京). 耿乐近两年在艺术片里混得风生水起,吕聿来也是文艺片小王子,虽然操着方言长得也有几分乡土气息,但就是有种纯粹通透的少年意气,有点帅气可爱. 1977年,一档深夜脱口秀节目《夜猫子》的主持人杰克在面对不断下滑的收视压力下,决定在万圣节夜推出一期特别节目,为了吸引观众,他与制作人不断挑战禁忌,邀请了能与亡者对话的灵媒、超自然心理学家等众多吸睛嘉宾,并企图在节目现场将一名被附身的女孩体内的恶魔召唤出来,一档轻松愉快的深夜节目很快就变成了梦魇.